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金相拋光布使用方法
更新時間:2025-08-12 瀏覽次數:193
將拋光布平整地固定在拋光機的拋光盤上,確保無褶皺、無氣泡(可通過卡扣、黏合劑或彈性圈固定)。
若拋光布可更換,需檢查拋光盤表面是否干凈,避免殘留顆粒劃傷新布。
粗拋時通常搭配研磨膏(如碳化硅、氧化鋁顆粒,粒度 80-400 目);
精拋時使用細粒度拋光液(如金剛石噴霧,粒度 0.5-1μm)或膠體(如二氧化硅溶膠)。
注意:拋光液需均勻滴加在拋光布上,避免過量導致飛濺或樣品污染。
確保樣品已完成研磨(表面無明顯深劃痕),并用清水沖洗干凈,避免帶入粗顆粒污染拋光布。
打開拋光機,調整轉速:粗拋轉速通常為 200-300r/min,精拋為 100-200r/min(根據樣品材質靈活調整,脆性材料需降低轉速)。
用手輕按樣品(或使用樣品夾),使樣品表面均勻接觸拋光布,壓力適中(過大會導致樣品發熱變形或拋光布磨損過快,過小則效率低)。
拋光過程中需不斷移動樣品,避免局部過度拋光形成凹陷。
拋光過程中持續少量添加拋光液,保持拋光布濕潤但不積水,確保磨粒均勻分布。
若使用水性拋光液,可同時用清水輕沖洗,幫助帶走磨屑。
粗拋時間通常為 3-5 分鐘,精拋為 5-10 分鐘(根據樣品表面狀態判斷,直至表面無明顯劃痕、光亮如鏡)。
暫停設備,取下樣品,用清水沖洗后觀察表面狀態:若仍有劃痕,需延長拋光時間或更換更細粒度的拋光布和拋光液。
拋光結束后,關閉設備,用清水沖洗拋光布,去除殘留的拋光液和磨屑(可配合軟毛刷輕刷)。
若拋光布可重復使用,需晾干后再收納,避免潮濕滋生細菌或發霉。
當拋光布表面出現明顯磨損、起毛或殘留頑固污漬時,需及時更換,避免影響后續樣品質量。
廢棄的拋光布需按實驗室垃圾分類處理(若沾有化學拋光液,需先中和處理)。
清潔拋光盤,檢查轉軸是否靈活,為機械部件定期添加潤滑油,確保下次使用正常。
操作時佩戴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拋光液接觸皮膚或飛濺入眼;長發需束起,避免卷入設備。
不同粒度的拋光布需專用,不可混用(如粗拋布的顆粒會污染精拋布);
更換拋光階段時,需清潔樣品和拋光盤。
對于多孔材料(如鑄鐵),需減少拋光壓力,避免孔隙被磨屑堵塞;
對于易氧化的樣品(如鎂合金),可在拋光液中添加防銹劑或抗氧化劑。
首頁|公司簡介|資質證書|產品中心|技術文章|公司新聞|聯系我們|GoogleSitemap
聯系人:岳先生 郵箱:618@pschina.com.cn
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
© 2025 上海杰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12041727號-6 總訪問量:266474